银行定向支持实体经济:助供给侧改革,深化对外开放

【EFEC导读】金融定向支持实体经济,助推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尤为亮眼。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和小微企业信贷领域开展业务既要深入又要精准,这也要求银行以更积极的态度拥抱新技术。
 
银行定向支持实体经济:助供给侧改革,深化对外开放

        “2019年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会期间,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要高度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格局可能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应该说,政府工作报告给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对于各家银行机构而言,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2019年措施将更有力度。
 
推进普惠金融 银行措施更有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在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看来,“促进惠普金融发展,是改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重点之一。”
 
        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也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满足其个性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有利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和显实效。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银行的定向降准力度,将其释放出来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并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认为,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据悉,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五大国有银行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进行单独的核算、运营和考核;银行业机构在村镇的覆盖率达到96%以上。去年,银行机构面向授信1000万元以下客户提供的贷款增长了21.8%。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部分大型银行时了解到,2019年,随着政策推动力度的不断加大,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将进一步升级,更好地发挥“头雁”作用。
 
        据悉,在初步形成具有工行特色的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未来3年,工行力争将公司贷款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投向普惠金融领域,普惠贷款年增幅30%以上,普惠贷款3年翻一番。
 
        “我们2019年的目标是,努力让普惠金融贷款增量翻番。”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朱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今年,中行将聚焦中小企业聚集度高、产业规模转型趋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在规模配置上将给予更多倾斜,希望在动能转换、新动能产生、新兴产业方面有所作为。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网点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方案》,农行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型网点普惠金融客户建设、信贷业务发展等方面的经营目标,以及普惠金融业务人员配备与岗位职责,这些措施无疑将在2019年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方面取得不错进展的建行,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由单一提供金融产品到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平台,进而为市场和客户服务,拓广、拓深经营空间和未来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着力点十分突出,其中,金融定向支持实体经济、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成为亮点。那么, 2019年和未来一段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什么?如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升级是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的必经之路。当前,国民经济循环处于深刻调整之中,容易出现堵塞不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宗旨就是要突破藩篱,优化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顺应和助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凡欣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应着力改革和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对商业银行而言,要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一方面,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支持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等。抓住实体经济融资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信贷投放做到有取有舍、有保有压、有进有退,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另一方面,要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提高数据挖掘分析和响应能力,实现精准营销、精细管理、专业运营和有效风控,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助推高水平开放 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大方向是继续扩大开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19年,我国将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全球竞争能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等,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据此,李佩珈认为,扩大对外开放,匹配二者需求,是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完成的工作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扩大和深化开放,金融行业引进更多的外资机构,强化市场竞争,有利于增强我国自身的竞争力和稳健性。
 
        在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时,董希淼表示,应以“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造”双线并重,重构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开放。同时,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日前,郭树清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银行保险业目前研究推出的15条措施,已基本落地,未来还将会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政策。
 
        据悉,2019年,我国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在李佩珈看来,银行业除了在“一带一路”领域发挥作用外,金融市场开放将进一步提速,沪伦通启动或将“箭在弦上”。
 


上一篇:淘金东南亚:从电商风云到物流争霸
下一篇:陈德军对话万霖:未来的快递到底什么样?


相关文章

2024年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核心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