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金融科技:银行转“危”为“机”之路

【EFEC导读】管窥2018年报,银行“门店数字化”之势愈加明显。
 
拥抱金融科技:银行转“危”为“机”之路

        “你有多久没去过银行营业厅了?”这是近年来压在银行业心头的“危机之问”。
 
        其“危”在于,金融科技浪潮席卷而下,银行的地位被挑战,银行不得不卷入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争夺客户资源的“近身肉搏”。其“机”在于,银行主动迎接金融科技机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比重,力争转型升级以重获增长曲线。
 
        管窥2018年报,银行“门店数字化”之势愈加明显。在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越来越高的当下,银行网点在缩减数量的同时,也在逐年进行智能化升级。而伴随柜面业务迁移和人力释放,网点员工也面临调整转型。
 
智能设备“武装”网点
 
        营业网点是银行金融科技应用的“窗口”,也是人们直观感受银行运营效率的“试验场”。一边是网点“关闭潮”的浪急风高,一边是金融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不我待,如何努力提升网点智能化改造成为银行的发力点。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2018年末的营业网点16004个,较2017年末减少88个。与缩减网点相对应的是,该行升级了网点智能服务。截至2018年末,工商银行完成智能化改造网点15410个,智能设备75756台。而这些智能设备涵盖个人、对公等服务领域达255项业务。
 
        与工商行银行相同,在上市银行年报金融科技“秀”中,智能化网点高频“出场”。例如,建设银行的“门店数字化”、中国银行的“智能柜台迭代升级”、招商银行(600036)的“支持数字化网点软硬件设施改造”、浦发银行(600000)的“减柜增智”。
 
        一家城商行信息科技部门负责人认为,未来银行网点不仅不会消亡,反而是银行必须要坚守的前沿阵地,但未来银行网点的形式在科技的塑造下会发生变化。例如,人工交易功能会弱化,标准化、自动化操作设备会增加,以提高网点的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和银行形象。
 
        某股份行信息部从业人士说,网点的减少和调整是大趋势,物理网点仍然要承担它的传统功能,即以厚重的物理形象给大众带去信任感。而未来银行网点还要承担新零售方面的社交服务功能。
 
柜面替代率超九成
 
        电子渠道的分流和网点柜面业务智能化改造,共同为柜台人员的缩减埋下伏笔。较为明显的是,农业银行在2018年报中直接提出了“三减”:减网点面积、减柜员、减成本。
 
        首先,从多家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看,银行“秀”金融科技的成果多数体现在各种“替代率”上。
 
        中国银行年报披露,2018年该行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93.99%;浦发银行网点零售业务分流率近90%;交通银行一项自助机具“智易通”的网点交易分流率超过50%;招商银行甚至提出“从银行卡转向App”,截至2018年末该行零售电子渠道综合柜面替代率98.24%、可视化设备柜面业务分流率88.10%、批发电子渠道交易结算替代率92.96%。
 
        如今,智能无人网点、超级柜台机、自助购汇机、虚拟柜员机、理财柜员机层出不穷,诸多智能终端逐渐成为银行网点的标配,在大幅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解放了网点的人力。
 
        通常来说,银行网点的员工数量占比会达到银行整体员工的一半以上。建设银行年报披露,该行2018年末营业网点与综合柜员17.99万人,占总行人数51.99%。
 
        而网点众多的国有大行已成为员工“瘦身”的主力军。截至2018年末,工商银行共有员工449296人,比上年末减少3752人;农业银行在职员工总数473691人,较上年末减少13616人;中国银行共有员工310119人,较上年减少1014人;交通银行境内外行共计89542人,较上年减少1698人;邮储银行共有员工170809人,较上年减少742人。
 
        “网点智能化伴随的是柜台人员的撤并,必然会出现一些柜面员工的流失。”前述股份行人士继续表示,但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也会随着网点的智能化升级进行转岗,比如从操作岗转到事务性岗位,这也对员工自身职业技能和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上一篇:最新!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电子签名法修正草案
下一篇:网贷上岸,巨头下水,P2P备案现重大突破


相关文章

2024年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核心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