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运江湖混战,众多企业谁主沉浮

【EFEC导读】为了加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快运市场开始走上了和现在快递业竞争一样的模式——简单粗暴的价格战。
 
快运江湖混战,众多企业谁主沉浮

        现在的快运市场跟十年前的快递市场何其相似!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安能、壹米滴答、中通快运等快运企业纷纷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全网调价。其中,安能在全网范围宣布mini小包全面涨价,不仅直接对首重涨价5毛,还对全网折扣进行收紧。此外,在11月30日,壹米滴答也在全网发布增收旺季派费的通知。
 
        在临近2019年的尾声,快运领域的这一涨价消息,让人不免猜测其背后的原因——不少人认为价格战愈演愈烈,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其实,这一认为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零担快运市场厮杀持续升温的当下,由于行业入局者越来越多,同质化竞争也在日益加剧。基于此,为了加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快运市场开始走上了和现在快递业竞争一样的模式——简单粗暴的价格战。
 
价格战在火热进行中
 
        今年8月初,安能物流推出了“万能公式”,将快运价格进行再度下调。根据该公式,原先35kg内公斤段产品将再有优惠举措,计抛比由原1:8000调整为1:10000。随后,安能发布了三大产品线,即MiNi电商系列(0-70kg)、小票零担系列(70-800kg) 、大票零担系列(800-3000kg)。据悉,在此之前,今年4月份的时候,安能就曾提出了将MiNi小包0-70kg计抛比调整为1:8000,而新举措则相当于运费7.5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这种调整是符合安能年初战略规划的——今年2月,安能正式提出了“转型升级、聚焦快运”的业务结构调整方向。经过8月份的再一次调整,以及提前布局,安能在“双11”完成了近4.3万吨(截止11月12日24:00)。
 
        除了安能,百世快运其实也早就进行了调整,今年4月8日晚,百世快运发出通知,决定优化调整电商件计抛比:单票体积≦0.419方且实际重量≦70KG的货物计抛比从1:6000调整为1:9000,调整前1立方=167KG,调整后1立方=111KG,以上调整不涉及上楼费。随后壹米滴答也紧跟步伐,宣布从4月12日00:00开始执行壹米小件产品升级,重抛比从1:6000调整为1:9000,调整前1立方=167KG,调整后1立方=111KG。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虽然表面是计抛比的调整,但实际上就是降价。而就在“双11”各家业绩发布没有多久,各家又开始“手牵手”涨价,这足以说明“双11”海量订单虽在货量上有所增加,但是成本也不小,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上调价格就是最简单的缓解成本压力的方式。但也有人认为,价格上涨是为迎接“双12”,而旺季过后价格或又将恢复,甚至更低。
 
        导致价格战出现的原因除了市场竞争,其实就是受资本热潮的驱动,企业决策者总是抱着一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心态,因此快运市场的竞争会更快,结局可能会比快递领域更“惨”。
 
        在价格战的影响下,以快运业务起家的德邦快递是受到影响的。在德邦快递赛道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快运业务营收连续下滑的现象。据德邦快递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快运业务营收49.92亿,同比下降9.7%。其中,一季度营业收入23.38亿,同比下降12.18%,二季度营业收入26.54亿,同比下降7.39%。2019年前三季度,快运业务收入为77.66亿元,同比下降6.06%。德邦快递将原因归咎为受到市场竞争环境加剧、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等因素影响。
 
        其实,除了价格战,今年零担快运领域还是很有看点的,也异常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新品牌的发布,有兼并整合,还有探索接入新业务领域,总之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盈利点……
 
企业在努力寻求新增长点
 
        零担快运作为快递物流领域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相比于快递市场接近80%的市场集中度,零担快运市场不仅拥有快递市场近三倍的体量,而且格局未定,市场分散。企业们为了谋求综合发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通过重新排列组合业务模式,更新业务品牌,不断加快网点布局、拓展市场,实现协同发展。
 
        就如7月9日,顺丰集团发布的“顺丰快运”品牌。据顺丰集团当时的介绍,顺丰快运是顺丰集团旗下的物流业务,是更专注于高效解决客户厂仓、仓仓、仓店、电商及日常生活大包裹等具体物流业务场景问题的子品牌。其实,顺丰在快运市场是拥有两大品牌的——面向中高端市场的顺丰快运和定位中端市场的顺心捷达。据顺丰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顺丰的快运业务整体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50.72亿元,同比增长46.99%,增速显著高于快运同行。
 
        再如壹米滴答,其作为零担快运领域中的后起之秀,深得资本喜爱,发展势头迅猛。1月中旬,壹米滴答宣布完成D轮18亿元融资,这笔融资也创下了中国零担物流单笔融资额记录。随后,大票零担网络运营服务商聚盟也在1月8日宣布获得过亿元融资。似乎快运领域也迎来了资本新一轮的密集投入,资本的夹持无疑也加快了兼并整合的步伐。今年7月,壹米滴答官宣入主优速,并以此为突破口正式切入大件快递市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举措对其品牌以及业务布局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而资本的巨额引进只停留在年初的状态,年中以及下半年,快运领域鲜有巨额融资事件的出现。
 
        安能、壹米滴答、顺丰等企业在蓄力谋求新增长点的同时,中通快运作为业内重要“玩家”之一,自然也不会掉队。梳理近几个月来中通快运的发展,也明显能看出中通对快运这一领域的“野心”。7月5日,中通快运正式开通香港件派送业务;8月24日,中通快运宣布上线电商件业务(根据中通快运定义,所谓电商件即消费者通过购物平台网上购物,商家接单后下订单选择中通快运承运该物品,完成接单、揽件、转运、派送、签收流程),且已经对接淘宝、天猫、拼多多。显然,这些平台都是拥有顶级流量的,而这样也给中通快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货量,这一次的“双11”就是最好的证明——货量超过2.1万吨。
 
        各家的“大戏”一场接一场,都是为了争夺份额,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但似乎都显得吃力,因为整个过程中,资本异常冷静。缺乏了往年热闹的资本注入,淘汰赛也由此开始……
 
淘汰赛在加速
 
        适者生存,这个法则在当下激烈的快运领域再合适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后来者,战略布局踏错一步都将万劫不复。其实老牌企业更要当心,及时看清行业发展状况,紧跟时代需求,否则稍有不慎将会被后来者“吞噬”。
 
        就如被摘牌的亚风快运,成立于1994年,发展至今已有25年。而在今年的8月23日,亚风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被终止挂牌的公告》,公司于8月26日终止挂牌。被称为“快运第一股”近几年遭遇着一系列高管离职震荡、决策出现偏差的问题。而且,对于快运行业来讲,挂牌新三板对其品牌、价值的提升都没有太大帮助,还会增加额外成本和费用。尤其是亚风快运整个业务量不明显,对市场来讲没有竞争力优势。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错误选择,从结果来看,既没有融到资,又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更何况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相较于安能、百世快运、德邦快递、壹米滴答、顺丰快运等极具规模的企业而言,亚风快运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被收购,淘汰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再来看另一家老牌企业——远成物流。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12月2日发布公告称,上海易路通达车联网信息科技公司以远成物流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该院申请远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目前已立案。这已经是这一个多月来远成物流第二期被申请破产的事件了。而且,在11月初,北京体育文化发布公告称,将以3.2亿接盘远成物流,但公告中还表示,“收购事项仍须待磋商及签立正式协议后,方可作实,而其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发生”,“将于适当时候根据上市规则作进一步公告”。
 
        据悉,远成是中国最早一批民营物流企业,当年从成都起步,做广东到四川的铁路快运起家,见证了中国物流的发展史,之后战略性失误导致资金链紧张,到如今被变卖,老牌企业的“沦落至此”着实令行业唏嘘。
 
        都说快运领域一直存在“三股势力”:一个是顺丰、中通等快递公司在快运业务上的持续加大投入而带来的一股“势力”;一个是以壹米滴答、满帮为代表的平台型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解决快运领域痛点提供了新思路而形成的一股“势力”;还有一个就是安能、德邦等稳扎稳打的老牌企业牢牢占领市场而形成的一股“势力”。
 
        而如今随着市场的持续变化,高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这“三股势力”在不断出现变化,老牌企业的优势似乎开始减弱,后来者以及跨界者在疯狂分食市场的同时,加速了兼并整合的步伐。正因此,有人表示零担快运市场的寡头时代即将到来。
 
        果真如此吗?安能物流董事长王拥军曾公开表示,快运是会有潜力和机会成为高集中度的细分行业的:从市场层面看,整个货源结构的转化是最大的推动力。在过去5年,小票增长在17%左右,70-500公斤的中票在11%左右,大票约6%。王拥军预测未来五年,小票每年的增速在22%左右,而大票增速只有5%。也就是说整个快运行业的主要增长来自小票,而小票对网络覆盖密度、颗粒精细度、服务、送货时效等各方面的要求都远远超过大票,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行业壁垒。其次,小票的兴起给快运企业将带来机会去优化整个网络的成本,因为行业的规模效应由产品毛利带来,毛利空间越大,意味着规模越大的时候盈利空间越大。所以,一个快运公司想要优化成本,就要有非常宽的产品带。
 
        总之,不管市场如何,在零担快运这个公路货运业的竞争中心,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仍旧不敢懈怠,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并不断通过向其他版块拓展业务来夯实地位,保障实力。
 
        因为只有成为靠前者才能吃肉,后者喝汤,再往后者面临着怎样的局面,或许2020年就会给出更明确的答案了。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欧洲最大的冷链物流集团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下一篇:供应链金融:风口下的产融之路


相关文章

2024年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核心标杆企业

拨打